礦用光纜接地的具體要求
礦用光纜的接地是確保通信系統安全、穩定運行的重要環節,尤其在礦井復雜環境中,接地設計需遵循嚴格的防爆、防雷、防干擾及安全規范。
礦用光纜的接地是確保通信系統安全、穩定運行的重要環節,尤其在礦井復雜環境中,接地設計需遵循嚴格的防爆、防雷、防干擾及安全規范。以下是礦用光纜接地的具體要求:
1. 接地對象
礦用光纜的接地主要針對其金屬部件,包括:
金屬加強芯:光纜中的鋼絲或金屬中心加強件。
金屬鎧裝層:如鋼帶、鋼絲鎧裝層(用于抗拉、抗壓)。
金屬防潮層:如鋁塑復合帶(APL)等。
屏蔽層(若有):部分光纜可能包含金屬屏蔽層用于抗干擾。
2. 接地原則
安全接地:防止金屬部件因漏電或雷擊產生危險電壓,確保人員及設備安全。
防爆接地:礦井環境存在易燃易爆氣體,接地需消除靜電積累和電火花風險。
抗干擾接地:抑制電磁干擾(EMI),保障光纜通信質量。
3. 具體要求
(1) 接地方式
單點接地:
光纜的金屬部件(如加強芯、鎧裝層)應在光纜的起始端和末端分別接地,且同一段光纜的金屬部件需保持電氣連續性。起始端接地:光纜進入設備(如光端機、接線盒)時,金屬部件與設備接地端子連接。
末端接地:光纜末端金屬部件通過接地線接入礦井接地網。
中間接地點:長距離光纜(如超過1公里)需每隔300~500米增加接地點,防止電位差積累。
多點接地(特殊場景):
在雷電頻繁或強電磁干擾區域,可增加中間接地點,但需確保所有接地點電位一致(接地電阻達標)。
(2) 接地電阻
礦用光纜接地電阻需符合《煤礦安全規程》及相關標準,具體要求:
主接地網電阻:礦井主接地網總接地電阻≤2Ω。
局部接地極電阻:光纜單獨接地時,接地電阻≤10Ω(潮濕環境需≤4Ω)。
(3) 接地材料與工藝
接地線材料:
優先采用銅質接地線,截面積≥4 mm2(如高壓區需≥16 mm2)。
接地線與光纜金屬部件連接處需鍍錫或使用銅鋁過渡接頭,防止電化學腐蝕。
連接工藝:
金屬鎧裝層、加強芯需通過專用接地夾或焊接固定,確保低阻抗連接。
接地線敷設路徑應避免與動力電纜平行,減少干擾。
(4) 防爆與絕緣要求
隔離絕緣:
光纜金屬部件與設備外殼間需保持絕緣(如使用絕緣膠或隔離套管),防止漏電引入設備。
若光纜需穿越防爆隔墻,接地線需通過防爆接線盒引出。
防靜電措施:
光纜護套材料應具備抗靜電性能(表面電阻≤1×10?Ω),避免靜電積累。
(5) 屏蔽層接地
單端接地(推薦):
若光纜含金屬屏蔽層,通常在設備端單點接地,避免形成接地環路導致干擾。雙端接地(特殊場景):
在強電磁干擾區域(如變頻器附近),屏蔽層可雙端接地,但需確保兩端接地電位差≤1V。
4. 安裝與維護注意事項
敷設路徑規劃:
光纜應遠離高壓電纜、大功率設備,避免平行敷設;交叉時保持≥0.3m間距。
接地線需全程穿管保護,避免機械損傷。
接地標識:
所有接地點需明確標識,便于檢測維護。
定期檢測:
每季度測量接地電阻,確保≤10Ω;雷雨季節前加強檢測。
檢查接地線連接點是否氧化、松動,及時更換腐蝕部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