礦用通信電纜防擠壓安裝指南
在礦用通信電纜安裝過程中,避免電纜受到擠壓需要從設計規劃、施工操作、防護措施及后期維護等多方面綜合考慮。
在礦用通信電纜安裝過程中,避免電纜受到擠壓需要從設計規劃、施工操作、防護措施及后期維護等多方面綜合考慮。以下是具體建議:
一、安裝前規劃與準備
合理選擇電纜類型
優先選用帶有鎧裝層(如鋼帶、鋼絲鎧裝)或加強護套的礦用電纜,這類電纜本身具備抗擠壓能力。
根據礦井環境(如濕度、溫度、地質條件)選擇符合國家/行業標準(如MT818、GB/T 12972)的專用礦用通信電纜。
科學規劃敷設路徑
避開重型設備(如礦車、挖掘機)頻繁通行區域、地質不穩定區(如塌方風險區)或可能受機械振動影響的區域。
若需埋地敷設,應確保埋設深度>0.8米,并鋪設電纜保護蓋板(如混凝土板、金屬槽)以分散地面壓力。
二、安裝過程中的防護措施
使用專用保護裝置
在暴露區域(如巷道、豎井)安裝電纜時,優先采用電纜橋架、金屬導管或PVC/PE保護套管,避免直接暴露。
在可能受機械碰撞的位置(如拐角、設備出入口)加裝防撞護角或緩沖墊。
規范固定與敷設方式
使用非金屬/阻燃電纜夾或綁帶固定,間距建議水平段≤1.5米、垂直段≤1米,避免過緊導致變形。
禁止將電纜直接鋪設在尖銳金屬邊緣或粗糙表面,需用橡膠墊隔離。
多根電纜并行時,保持間距≥50mm,避免相互擠壓或交叉纏繞。
穿越特殊區域的保護
穿過墻壁、地板時,預埋剛性保護套管(內徑≥電纜外徑1.5倍),套管兩端用防火泥密封。
跨越礦車軌道時,應架設電纜懸掛裝置或設置地下穿線管,確保電纜與軌道無接觸。
三、施工操作注意事項
避免人為損傷
禁止拖拽、拋擲電纜,敷設時使用專用放線架控制張力。
施工機械(如叉車、吊裝設備)作業時,需設置隔離區,防止碾壓電纜。
動態環境下的防護
在易發生巖層移動的區域,采用可伸縮懸掛裝置或預留緩沖彎(如“Ω”形彎),吸收外力變形。
定期檢查電纜周邊支護結構穩定性,及時加固松動物體。
四、安裝后維護與管理
標識與監控
在電纜路徑沿線設置反光警示標識和標牌,標注“通信電纜,嚴禁擠壓”。
利用傳感器監測電纜壓力、形變等參數,發現異常及時處理。
定期巡檢與維護
每月檢查電纜外護套是否破損、固定裝置是否松動,重點排查拐角、接頭處。
清理電纜周邊雜物(如礦石堆積、積水),防止長期壓迫或腐蝕。
五、人員培訓與規范
對施工人員進行專項培訓,強調電纜抗擠壓的重要性及操作規范。
制定應急預案,如發現電纜擠壓變形,立即斷電并更換受損段,避免故障擴大。
通過以上措施,可系統性地降低礦用通信電纜受擠壓的風險,保障礦井通信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。